2018年12月6日~7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全面回顧環境監測40年來砥礪奮進的光輝歷程,第二屆環境監測與預警技術大會暨第十三次全國環境監測學術交流會在深圳隆重召開。此次大會由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聯合主辦,以“深化環境監測改革,助力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旨在系統總結環境監測不斷創新發展的歷史經驗,共同研討面向未來的生態環境監測發展方向和實施方略。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以“砥礪前行四十載 揚帆遠航再出發”為題做重要講話。
他指出,四十年來,全國監測戰線的同志們砥礪奮進、改革創新,建成了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環境監測網絡,構建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打造了先進適用的環境監測業務體系,建立了較為完善的環境監測法規制度體系,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環境監測機構與人才隊伍。這其中,貫穿著全國監測系統 “五個堅持”的寶貴精神和價值追求:始終堅持支撐管理、服務公眾。始終堅持科學監測、誠信監測。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始終堅持面向世界,交流合作。始終堅持主動作為,勇當先鋒。
他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監測系統要緊密圍繞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大局,要做到“五統一、一加強”。
一是統一組織領導,理順生態環境監測體制機制。依法整合監測資源和力量,推進部門間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的統一實施及垂直管理改革。
二是統一規劃布局,完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體系。全面建設涵蓋各要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環境監測網。
三是統一制度規范,提高生態環境監測數據質量。建立覆蓋環境監測全要素、全指標,及全過程的環境質量監測標準規范;完善排污單位自行監測標準規范;健全國家環境監測量值溯源體系。
四是統一數據管理,深化生態環境監測數據應用。推動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全國聯網,建好用好大數據平臺,實現國家與地方之間、相關部門之間互聯互通、集成共享。
五是統一信息發布,提升環境信息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建立統一的信息發布機制,規范發布的內容、流程、權限、渠道,各級生態環境部門統一發布生態環境質量和其他重大環境信息。
六是加強生態環境自動監測體系建設。按照關于“全國聯網、自動預警”的要求,推進自動、及時、全天候的生態環境自動監測體系建設,提升生態環境監測網絡信息化水平。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生態狀況監測全覆蓋為目標,實現從環境要素監測向生態系統監測、從微觀監測向宏觀監測的拓展提升,全面開展生態環境監測。
會議指出,要全面建成與國家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相適應的現代生態環境監測體系。
一是要健全系統完備、科學嚴密、規范嚴謹、獎懲分明的監測法規標準;
二是完善條塊結合、職責明確、權威高效、保障有力的監測管理體制;
三是理順陸海統籌、城鄉一體、上下協同、多元參與的監測運行機制;
四是建立環境質量、污染源、生態狀況全覆蓋的監測業務網絡;
五是打造自動化、智能化、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裝備體系。
熱門新聞